好的学校一定是注重细节的,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好的学校一定是注重管理的,因为管理彰显品质;好的学校一定是注重品质的,因为品质成就未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学校不同于其他性质的单位,其中集结了众多幼小的生命个体,因此学校管理更应注重关键环节、关键流程、关键步骤等。从教育管理者的视角来看,以下3个“关键因子”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清单革命
飞机在起飞前要做100多项检查,如何保证万无一失?一个在ICU病房工作的医生,每天要做几百项操作,如何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一张张清单里。清单是一种工作方式,也是一种观念的变革。
美国教授阿图·葛文德的《清单革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从学校建校以来,我们就以清单制度抓管理、促实效。为什么需要清单?如何制作一张合格的清单?如何执行才能让清单作用最大化?从早期尝试的生涩拧巴到熟练应用的游刃有余,我们尝到了清单制度的甜头。清单中设定检查点,根据节点执行检查程序,边操作边确认,比如完成一项工作就在后面打个钩,或者把这项划掉。清单的使用让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效率越来越高。
大到冗长的学校工作计划、部门工作设想、项目式研究顶层设计,小至“五节四礼十活动”、思政大课、体育大课的策划等,统统都用清单表达,列出工作流程、注意事项、时间阶段、最终成果等。
清单制度主要是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还是人。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到以人为本,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一样,要站在执行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清单制度使各层级的权利和义务得以明确,无须层层上报耽误时间,可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潜能。
此外,清单要简单至上。一个真正有效的清单不是无所不包的,而应该简单、可测、高效。清单的目的是为了简单,而不是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通过清单这个简单的支架,我们重塑了组织,实现了“高效、清晰、精准、有序”的管理目标。
变革思维
一所好的学校高速运行与发展,是需要变革思维的,需要系统、立体地看待学校的整体变化,需要用前沿的互联网思维引领学校的改变和发展,也需要用顶层设计的思维来执行和落实。
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凡事我们都要问“为什么”“为了什么”“为谁设计”,从原因到目的,从实际问题和需要出发,站在孩子的角度看看他们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儿童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上面没有记号和任何概念。学校一年一度的美育大课,我们就将主题定为“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将美育大课根植孩子内心,看展成了一种学习方式,审美成了孩子一生的修养。
连续5年在学生中开展的项目式学习,同样是变革思维的产物,学生学会了反思,学会了提问,提升了跨学科融合、答辩式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流程闭环
在学校管理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误区。比如,对于工作没有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就拍脑袋决策。一些校长常常习惯于听汇报看结果,注重中层管理者的汇报,而不以实地调研结果为评判依据,这往往会导致学校管理形式主义,滋生不实之风。
我们借助“策划设计—跟进指导—及时反馈—复盘提升”的管理流程,聚焦问题,扎实落地。例如,通过图示进行充分准备,确定目标、日程、任务、成果等;跟进过程中,利用问卷星等收集一手信息,确保对各个环节的清晰认知;及时反馈是对整个流程最大的刺激和鼓舞,可以修正过程中的不足;复盘提升,总结回望,向前展望。最终形成一套规范科学的管理流程闭环。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有抓住“关键因子”,才能廓清思想迷雾,在纷繁复杂的学校管理中厘清脉络,抓住重点,彰显特色。
(作者系陕西省宝鸡高新第三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3年06月21日第11版
作者:李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