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黄河鱼为什么这么厉害,黄河鱽鱼现身黄河口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黄河鱽鱼又称黄河刀鱼,是黄河历史上最著名的洄游鱼类之一,黄河河口是其主要栖息场所。每年春季3~4月,黄河鱽鱼从黄河口溯游而上至东平湖产卵,20世纪80年代调查记录显示,黄河鱽鱼最远可溯游到伊洛河。鱼卵经孵化在东平湖或黄河河道内育肥之后,再沿黄河顺流而下入渤海生长和越冬。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黄河径流断流影响以及人工捕捞影响,黄河鱽鱼资源日趋减少,至本世纪初已无捕获记录。
据了解,即使黄河刀鱼的故乡利津近10年来也难觅刀鱼踪影。问询泺口黄河岸边晨练老人,都说1996年以后就没再见过。作为一种名气不亚于黄河鲤鱼的黄河河鲜,很多山东沿黄人记忆里的美味,黄河刀鱼现已成为一种传说。
(资料图)
记忆里最后见到黄河刀鱼是上世纪的95、96年,那几年黄河频繁断流。也是差不多5月末,大南风呼呼刮响的时候,频频断流的泺口渡口只有百十米的过水断面,甚至可以淌水过河。有渔人在夜间下粘网拦住整个过水断面。那天我去时大概早晨6点左右,阳光照射着空旷河道。刚刚踩到河滩沙土,就被河边一处耀眼的反光吸引,我知道上鱼了。网上一大一小的刀鱼,大的接近一尺,小的也有六七寸,通体雪白耀眼,黄黄的脊背,差不多有些透明的鱼嘴棱角突出开成三角状,一看不像吃草的鱼,鳃后两侧长长的鱼鳍扎煞着,如白色两缕胡须,不知是否别名毛刀鱼的缘故。黑色的鱼眼发亮,周圈充满清晰血丝。没有鱼腥,整条鱼透着干净,像个精灵。
周围已经有人出高价定下两条鱼,渔人说连着几个晚上,就上了这两条刀鱼。
那时节泺口黄河还没有像今天这么多放生客,河溜里黄河土著鱼类也少,干净清爽得很。
黄河刀鱼之所以被尊为美味,据说是兼有海鲜河鲜之美,不知是否是海水苦咸,黄河多沙的缘故。在河口,刀鱼的通常吃法是放在锅灶上细火慢煎,因为刀鱼多油,无需放油就能煎出两面金黄结着饹馇的鲜香美食。后来我看见买鱼人喜滋滋的提着两条鱼走远后,渔人收网,自洁净湿漉的黄河沙下又拔出几条雪白的刀鱼,谁也不卖,说回家为孙子撒点干面做清油炸刀鱼。
胶东沿海有鲅鱼汛、黄鱼讯,黄河口利津的“麦梢黄、刀鱼长”该就是刀鱼讯吧。
有一种说法,天下刀鱼出利津,利津刀鱼出王庄。指的是刀鱼在农历三月晚些时候从黄河入海口进入黄河,因黄河口有着丰富的生物饵料,所以进入黄河100公里到达利津王庄的刀鱼最肥硕、刺最软、最好吃。资料显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有和农业社一样的渔业社,渔汛时节,当地渔业社在王庄附近黄河常常大量捕获刀鱼。从黄河高含沙量特点分析,因河海水质差异大,黄河里又没有多少食物饵料可以打尖,所以这个距离入海口100公里的王庄应看作刀鱼适应黄河环境、恢复体力、临时集结再出发的地方。
还有一种说法,早年黄河口有经验的渔人在春天特定时间段会从黄河口沿着河道凭经验一路跟踪刀鱼群,一直到济南,因这里黄河河道属于弯曲性窄河段,水流要比下游更湍急,河段的险工会有几十段石头护砌的挑水石坝约束洪水,保护大堤。一般险工坝在发挥承接黄河主溜、大溜顶冲作用的同时,下首坝档间通常会形成连续不断的回溜。渔人很可能利用刀鱼在坝档回溜处集结喘息的档口设伏,据说一次设伏会有上万斤斩获。
泺口距入海口400多公里,千辛万苦游到这里又没有食物补充的刀鱼,自然比利津要瘦很多,味道也逊色。
刀鱼从泺口要再游100多公里才能进入东平湖歇脚打尖。
东平湖古代称为蓼儿洼、梁山泊、大野泽,现总面积627平方公里,常年水面124.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蓄水总量3亿立方米,有着丰富鱼类资源,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
旧时东平湖连通着黄河、大运河和大汶河,不仅发挥着自然调蓄黄河洪水的巨大作用,还发挥着重要航运枢纽作用,出湖向北经黄河航道直通渤海,向南经京杭运河直达南四湖和江淮。更不用说鱼类往来如梭、洄游通畅。据资料显示,东平湖渔民过了白露节气,就在入黄河的清河门、陈山口一带设“肚袋”网,专捕洄游入海的毛刀鱼,每架网可捕万斤。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家为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对东平湖开展大规模治理,兴建围堤将东平湖与黄河、运河分开,陆续建起5个黄河进湖闸和3个出湖闸,以充分发挥东平湖最大限度调蓄洪水的水利枢纽作用。
探究刀鱼绝迹的原因。首先可以排除和东平湖建闸有关。资料显示,自东平湖上世纪出湖闸建成便不再有出湖的毛刀鱼洄游入海。理论上自此以后也不会有刀鱼会越过陈山口闸板进入东平湖。然而直到1995年泺口黄河确实有刀鱼,在早些时候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泺口黄河出的刀鱼还要更多。这说明,东平湖出湖闸建成后也没有阻挡刀鱼上行的脚步。
再一个观点是黄河断流影响了黄河刀鱼繁衍,导致绝迹。
资料显示,1986年1月-2005年12月20年间,济南黄河泺口站共有8个年份断流。如发生在1992年一1999年的断流共计30次408天。其中:1992年3次36天;1993年1次3天;1994年2次31天;1995年2次77天;1996年4次71天;1997年7次132天;1998年7次42天;1999年4次16天。1997年利津共计断流时间226天,达到黄河下游断流之最。
如果说黄河断流致使刀鱼绝迹,那1938年6月国民党扒开花园口致使黄河改道夺淮入海,直到1947年3月黄河归故,整整9年时间,花园口以下黄河是干涸的。一旦黄河流路贯通,刀鱼就像精灵一样神奇降临。所以,断流也不足以使刀鱼绝迹。
再有一个因素就是人的因素。上世纪90年代,山东黄河几乎每年都发生断流,但毕竟还有过流的时间。因为大河持续来水少,过河断面狭窄,1995年5月间的泺口黄河,一道百十米的细眼绝后网就可以封住整个过水断面,泺口以下的400公里河道不知还有多少这样封住河道的粘网。再有就是黄河下游不知从何时出现了电鱼捕捞。电鱼船过处,大鱼小鱼、爷爷孙子全都漂上水面。孔子在春秋时就发出:“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呼吁人们手下留情,可以钓鱼,不要张网捕尽,打鸟一定不要射杀三春抱窝的鸟。
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绝后网、电鱼船,人的行为对生态破坏程度有时是不可逆的,所以说,人为因素应是刀鱼绝迹的主因。
国家自2018年起实行黄河禁渔期制度,每年4月1日12时至6月30日12时为禁渔期,禁止所有捕捞作业类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黄河径流断流影响以及人工捕捞影响,黄河鱽鱼资源日趋减少,至本世纪初已无捕获记录。
黄河资料图片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技术人员在黄河口近海水域发现一条成年黄河鱽鱼活体,这是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黄河口首次发现黄河鱽鱼活体。据介绍,近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对利津至西河口河段鱼类生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在黄河口现行流路口门处发现一条成年黄河鱽鱼活体。根据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研究显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黄河径流断流影响以及人工捕捞影响,黄河鱽鱼濒临绝迹,至21世纪初已无捕获记录。这是21世纪在黄河口河道首次发现黄河鱽鱼活体,标志着黄河口海域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文章来源:济南黄河 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some photos and quotes are from internet rights reserved to the original
编辑:澳商新媒体出品 诚意推荐/Maisy
欢迎朋友们来吐槽,小编真是不胜荣幸,动动手指给点意见吧,有什么想说的都可以留言,好的坏的小编都会虚心接受!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分享美好的事物,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